
圖取自英國巴斯大學
現行的血糖量測器具,都會要求人們刺破皮膚,將血液滴在檢測器上,而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,長期性弄破手指是無可避免的,也會帶給人們一些痛苦的檢查經歷。
近日,英國巴斯大學(University of Bath)團隊開發出一款皮膚貼片微型感測器,每一個感測器在微小電流作用下,能從單個毛囊附近吸取葡萄糖,進而儲存在皮膚貼片內的微型裝置裡,再進行測量。
目前,這一研究結果已在《Nature Nanotechnology》期刊上發表。
研究團隊表示,這一皮膚貼片可以在幾小時時間內,以每10分鐘至15分鐘給出一次血糖數據。由於每個感測器對應一個毛囊,避免葡萄糖汲取過程中,可能出現其他皮膚參數的干擾,因此葡萄糖測量相對更加精準,無需再採取血液進行量測。
據悉,這一皮膚貼片的主要材料,為石墨烯(Graphene),它具備導電、柔軟、環保等多種特性。
此外,研究團隊還在豬皮以及健康志願者皮膚上測試了這一設備,取得了理想的血糖監測效果。
現在,研究團隊的下一步,是希望能進一步優化皮膚貼片中的感測器數量,以實現全天候血糖監測。同時,在這一原型基礎上,研究人員希望最終能推出一種低成本、可穿戴感測器,定時將測得的血糖數據發送到佩戴者的手機或智慧手錶上。
發表迴響
抱歉,你必須要登入才能發表迴響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