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圖片來源:網路)
卡迪夫大學生物科學院(Cardiff University’s School of Biosciences)近日於《PLOS Biology》期刊上發表一項研究成果,該研究表明父親的基因不再被認為只提供胎兒的生長藍圖,同時也會影響母親對胎兒在出生前後的養育照護型態。
該基因為Phlda2,其能控制負責產生激素的胎盤內分泌區室的大小,並能控制胎盤所分泌出的激素,以作為養育胎兒的行為準則。Phlda2基因的啟動與否,將影響小鼠母親(及其他哺乳類動物)築巢和照護小鼠等行為之時間上的平衡。
卡迪夫大學研究團隊在研究進行中,延長了胎盤在懷孕期間的荷爾蒙信號調查。胎盤在懷孕期間將營養物質輸送給胎兒,並在母親的血液中釋放荷爾蒙信號,以維持懷孕所需的生理機制。懷孕期間除了提供胎兒生長的環境,胎盤信號亦被認為是影響母親育兒行為一個很重要的因素,提早為準父母的角色做好準備。
與大多數基因相同,胎兒有兩個Phlda2等位基因。但其中不同的是,只有一個Phlda2是被「打開」的。這是一種稱為「基因組印記(genomic imprinting)」進化的有趣現象,僅會觸發其中一個等位基因。而在大多數的情況下,來自父親的等位基因是隱性的。
接著,研究人員改變Phlda2等位基因的型態,將本來僅有一條為顯性的基因調整成兩者皆為顯性(母體化),或兩者皆為隱性(父體化),並以犬作為研究對象。他們發現,較高Phlda2表現量的幼犬,將導致胎盤激素減少,母犬在照護及教育的時間將遠少於築窩;反之,表現量較低的Phlda2將使母犬花更多時間培育幼犬。同時也對比兩組母犬之大腦下視丘與海馬迴的相應變化。
最後,這項研究成果證明,哺乳類動物的父親通過其Phlda2隱性基因,可以影響母親的養育行為。研究人員接著推測,Phlda2基因的表現量會因人而異,且與胎盤素呈負相關。懷孕期間及出生後,母親的生理變化對新生兒的生理健康與終生心理健康可謂至關重要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sciencedaily.com/releases/2018/07/180731141638.htm
發表迴響
抱歉,你必須要登入才能發表迴響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