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2014. 11月號目錄 > 開放文章


Cover Story | 封面故事 2014. 11月號
掌握關鍵「侵染」技術
生展冬蟲夏草人工養殖 讓世界看見台灣

文/林亞歆


台灣老牌製藥廠-生達向上游垂直整合成立的生展生技,於11月中登錄興櫃,除原來的發酵原料藥業務外,近年來也拓展至保健品原料與相關產品開發,其中最吸睛的是目前國際上唯一成功開發的冬蟲夏草人工養殖技術,有機會掌握賣方市場的主導地位。


生達集團創始人范進財素有「製藥南霸天」之稱,鼓勵員工創業的做法在業界赫赫有名,集團中最重要兩隻小金雞-生泰與生展,就是由蕭振明與陳威仁兩位老生達人一手孵化;其中生泰早在2005年上櫃,生展也於11月中登錄興櫃,成為生達集團中第三個進入資本市場的關係企業。

成立於1999年的生展生物科技,自生達的生物技術部門轉成立,是生達朝上游垂直整合的據點,專注於微生物醱酵技術的各項應用。

初期主要生產原料藥,「但開發原料藥,常常從1公斤3萬元台幣開始,開發完只剩下3千元。」陳威仁表示,原料藥開發時程長且市場變化大,於是生展便在發展之餘,拓展核心技術的其他應用,保健品素材的開發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。

生展以醱酵技術投入保健品原料的開發,並買下生達食品廠、結合藥廠原有的製劑技術,完成集團保健品生產的垂直整合,產品包含靈芝、紅麴、益生菌等。

1公斤20萬人民幣 年需求400億
其中與成都藏寶蟲草生技公司合作的人工冬蟲夏草養殖,因為深具中國市場特色與開發前瞻性,陳威仁於是決定進一步投入養殖技術的開發。

陳威仁表示,冬蟲夏草與人蔘、鹿茸同稱華人世界三大補品,在中醫學領域更是補肺益腎的名貴藥材,但因多年的濫採導致數量銳減,身價也因此水漲船高。

尤其今年採收季後(夏至前後)來自各蟲草産地的調查報告更顯示,中國蟲草産量大幅下降3〜4成;且採集過程中,大量翻挖草地也造成草原沙漠化。

為此,西藏自治區與青海省政府分別公佈相關法規,根據冬蟲夏草資源分佈及草場生態環境為考量因素,劃分出禁採區、控制區和採挖區,盼能以此保護蟲草資源永續再生。

然而限制的舉動卻大大衝擊供應量,也造成市面上假貨充斥的亂象,如北蟲草、亞香棒蟲草及涼山蟲草等,同時也導致冬蟲夏草價格不斷飆升。目前,冬蟲夏草1公斤(約2000隻)價格可達20萬人民幣,而中國每年需求約20公噸,相當於400億人民幣的市場。

有鑒於此,生展與成都的藏寶蟲草生技公司合作投入冬蟲夏草養殖的相關研究,以藏寶20多年的養殖技術,加上生展對菌種的了解與侵染技術的改良,終於領先全球成功研發出冬蟲夏草人工養殖的方法。

比開發新藥還難
陳威仁表示:「人工養殖冬蟲夏草可能比開發新藥還困難。」從養殖、菌株侵染、環境調控等方面,過去以來都是技術上難以突破的「死角」。

蝙蝠蛾成蟲只能存活3天,捕捉相當困難,因此人工養殖冬蟲夏草的第一步,是自原生地的土壤中找尋蛾蛹,帶回實驗室等待破蛹後進一步交配、產卵。

幼蟲的養殖飼養環境更必須精確地模擬原生環境,包括溫濕度、光照等數據都需精密監控,就連泥土也得「宅配到府」,若有水分過多或污染的情形,「幼蟲就會整屋子死給你看」陳威仁幽默地說。

掌握飼養訣竅後,接下來是養殖冬蟲夏草最關鍵的-「侵染」步驟,侵染的成功與否影響冬蟲夏草的產率,若沒有好的菌種篩選、改良與培養,再好的養殖技術也是徒然。

正由於生展掌握了克服養殖最關鍵的一環,「也是藏寶找生展加入的原因。」陳威仁補充。

陳威仁形容:「這是一項讓中醫界『目瞪口呆』的技術。」也希望這項技術能讓生展將這充滿華人色彩的素材,有效應用於保健品與中醫藥產品的生產,順利扣關中國冬蟲夏草的龐大市場。

「開發養殖的過程雖然是陣痛期,但養殖整體成本不到野生蟲草的3成,若未來在侵染技術能繼續提升,成本還有降低的空間。」陳威仁強調,除了保護環境外,野生冬蟲夏草成熟需時3〜4年,人工養殖則可縮短至1年,且在實驗室中,可觀察菌體「冒草」時間,在藥效最好的時候收成,增加冬蟲夏草的生產效率,並提高功效。

另外,透過環境監控可避免冬蟲夏草受到其他有害菌類或重金屬、農藥等污染,進一步提升安全性與品質。

不過,陳威仁仍表示,人工養殖冬蟲夏草的方法雖已成功開發,但後續產率、侵染率等部分仍有待進一步克服,方能投入大量生產。

目前,生展已與兩岸許多專家學者進行產學合作,將技術分為不同區塊慢慢克服,而專利也是分段於台灣與中國同步進行申請。由於接觸野生冬蟲夏草的菌絲體,生展已抽取有效成分進行純化、菌種保存,所以已有冬蟲夏草相關產品問世。

>>本文截錄自環球生技月刊2014年11月號...


2015年9月號

中國審批改革深水炸彈
引爆兩岸生醫業大洗牌

8月18日,中國國務院一紙國發 [2015]44號文 –《關於改革藥 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》出臺,揭示中國藥品審批向歐美超趕的決心。

本期目錄

回到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