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行政院「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(Bio Taiwan Committee, BTC)」於9月4日至6日擴大舉行,隨著人工智慧(AI)、大數據(Big Data)及區塊鏈技術等數位科技應用的成熟,首度邀請醫療單位、跨國藥廠與IT科技大廠共襄盛舉,安排多達27場主題報告並邀請各領域專家評析,參與人數達350人,創下新高。

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政忠表示,如果將國內的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應用,臺灣的生醫產業將會有全新的不同面貌。
為推動臺灣生技產業發展,行政院自2005年成立BTC並逐年召開會議,希望各界能針對國家生醫政策、產業發展,以及投資策略等提出相關建議,十餘年來被視為生技施政方針重要決策依據的關鍵會議。
今年BTC重點則從連結產業創新、數位創新、智慧醫療、大數據等跨域開發與系統整合的思維著手,研商未來產業發展策略方向,透過跨領域結合臺灣在數位科技強項,再次引領臺灣生技產業突破框架、積極轉型,以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與新價值。
4日會議開幕時,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政忠致詞勉勵:「這些只是跨出一小步,未來,我們要走的路仍長!」
吳政忠強調,從工業社會跨入網路社會,不僅原來的產業生態會大變化,甚至整個社會系統行為也會大顛覆,生醫次領域的邊界將會愈來愈模糊。
他並指出,在網路社會中Big Data (大數據)才是王道,若能將31家醫院的人體生物資料庫在未來二至三年中串聯起來,透過擁有最多使用者經驗的生醫產業最終應用場域-醫療院所,展現智慧醫院效益,那麼,臺灣的生醫產業將會有全新的不同面貌。

(左) 臺灣大學教授王崇智指出,面對臺灣嬰兒潮老化第一個破口即將來臨,政府及產業界需有整體的規劃。 (右) 哈佛大學副教授許益祥表示,美國FDA通過AI應用在新藥開發的比例尚低,是臺灣可以努力的方向之一。
擁抱IoT、AI、Big Data等新科技 盤點臺灣發展的利基與機會
BTC會議首(4)日議程由「全球生醫產業前瞻未來」議題揭開序幕,展開連續二天、五大關鍵議題的一系列專家觀點、交流與建言。
臺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閰雲首先就「醫藥產業面對新興科技潮流的挑戰與契機」建議,利用海量資訊與臨床轉譯、整合體學研究加速精準醫療發展;在未滿足疾病需求方向聚焦癌症及罕見疾病的研發投入,運用精準醫療加上人工智慧以加速藥物開發;同時完善法規環境及上市審查,加速新藥、新醫療技術的開發;健全投資環境鼓勵新創事業及跨領域或結盟合作。
臺灣人工智慧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杜奕瑾以「人工智慧在醫療數據的發展策略」為題強調,未來一年臺灣應聚焦AI的發展,思考如何將醫藥衛生相關資料整合起來,並與醫療院所資料串聯。臺灣最強的是物聯網(Internet of Things, IoT)、雲端技術,但在整合生醫領域部分,要有想法才能做出更好的結果。
哈佛大學副教授許益祥則以「次世代體學與生物資訊研究加速醫藥研發」對目前新藥開發瓶頸提出建議:利用AI的Deep learning「深度學習」,以及人體生物資料庫、Real Word Data (RWD)做藥物發現與發展藥物產品線,以提升藥物識別與驗證管道、藥物安全性。而近年FDA通過的AI應用在新藥開發的比例尚低,是臺灣可以努力的方向之一。
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趙坤山則分享未滿足醫療需求的落實,他建議,臺灣擁有豐富的基層醫療資源要加以善用,如利用超過一萬個實體診所的優勢,提供點線面的全方位服務,及數位國家發展計畫(DiGi+)來建構生醫產業。
臺灣大學教授王崇智從「大趨勢看臺灣應有的生醫產業策略規劃」中指出,臺灣嬰兒潮老化第一個破口即將來臨,臺灣的生醫必須要先有策略規劃,整合政府商業模式,依據策略方向,整合、聚焦、調整現有或未來的計畫及資源,提出各層級計畫。
VIVO創投合夥人孔繁建博士以「從全球募資動向掌握生醫新創機會」為題,他認為,必須在新科技的運用上建立良好的商業模式,才能引領市場並將人才引進入臺灣。臺灣的新創團隊缺乏能夠整合法規與市場的管理團隊,是一大劣勢。如何拓展和增加商業市場,讓創業者有可以信任的夥伴,將是產業面臨的一個重要的課題。
專家觀點 趙坤山:導入AI技術,產品應用設計應朝向國際化
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趙坤山受本刊專訪時表示,臺灣生醫產業鏈結完整,需求端,必須與使用端鏈結在一起,使用者變發明者、創新者來發掘未滿足的醫療需求。
與國際相比,臺灣擁有豐富的基層醫療資源,基層醫療資源卻無法有效地利用,臺灣必須善用超過一萬個實體醫療診所的優勢,在擴張基礎醫療服務面時,導入AI技術,在發展影像與聲音辨識的智慧照護必須與國際同軌,不要將產品設計僅侷限於臺灣使用。
衛福部推出電子病歷,推動許多服務,但目前大數據面臨許多挑戰,包含現階段大數據僅有電子化而非資訊結構化,趙坤山指出,接下來必須串聯不同醫院、結構化數據及區塊鏈的基礎才能促進AI生醫的應用,而健保的分配文化對醫療人才創新有許多負面衝擊,恐將扼殺我們生醫創業的理想。
發表迴響
抱歉,你必須要登入才能發表迴響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