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為觀眾介紹研發成果。(攝影:曾文鳳)
今(25)日,工業技術研究院於2019 BIO Asia Taiwan亞洲生技大會中,以「個人化精準醫療模式」、「居家醫療解決方案」與「保健生技」三大主題,展出包含仿生多突狀磁珠製備技術、智能化手持超音波影像系統在內等16項創新科技。
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表示,全球人口高齡化與慢性病醫療照護需求提升,臺灣也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,未來在醫療診斷與醫療照護方面,勢必結合科技、醫療及醫護人員,以提供更精準、有效率的智慧醫護服務。
林啟萬表示,在政府積極推動「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」下,工研院攜手產、官、學、醫界與ICT產業優勢,從基因體學、診斷醫療到復健照護等技術發展,著手精準醫療、智慧醫材、人才培育、國際合作與法規制度五大面向,聚焦市場需求,逐步將精準醫療與照護「落地化」。
本次工研院展出的一大亮點,是全球獨創的「仿生多突狀磁珠製備技術」,能有效使T細胞活化,提升抗癌戰鬥力,未來可結合自主免疫細胞生產平台技術,串接國內細胞免疫治療產業鏈。
醫療器材方面,工研院也在此次發表重量僅400克的「智能化手持超音波影像系統」,具有輕巧可攜的優點,能夠連結手機立即成像,讓醫檢人員隨到隨照,增加醫療的效率。
除此之外,工研館亦展出多項研發成果,包括抑制癌症轉移的「主動淋巴標的奈米載體」、幫助精準投藥的「難溶性藥物賦形劑技術」、打擊腫瘤細胞的「抗體-藥物共軛複合體(ADCs)」、5分鐘就能在家完成的「定量糖化血色素快速檢測系統」、增進注射效率的「皮下靜脈顯像用眼鏡裝置」、評估血循環及心血管健康的「貼片式超音波心輸出計」、促進血液循環的「非侵入可撓式光療貼片」,以及客製化輔護具3D列印設計服務共創平台等。
發表迴響
抱歉,你必須要登入才能發表迴響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