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工研院國內首台呼吸器原型機登場 預計10月底量產10台
工研院僅用17天所研發的國內首台呼吸器原型機,在今(8)日的線上防疫科技記者會首度曝光。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,預計將於10月底完成10台呼吸器試量產,以進行各項法規符合性驗證,並估計在明年6月完成量產100台呼吸器的目標。
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表示,現在,進入了防疫整備的第三階段,強化醫療照護的能量。呼吸器數量供不應求,透過建置首台呼吸器原型機,發展臺灣高階醫療器材的自製能力,以及提供為臺灣布局高階醫材的契機。
2.北醫、國衛院聯手研究:極端封城加劇中國武漢醫護新冠肺炎感染率與病情嚴重度
今(8)日,臺北醫學大學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共同研究結果發現,武漢未預警、無配套的封城與監禁極端措施,顯著增加武漢醫護人員的新冠肺炎感染與預後情況。武漢市醫護新冠肺炎重症率為17.3%,遠高於中國其他省分。研究論文已發表於《PLOS ONE》。
這項研究以1,688名染疫中國醫護為對象的研究,藉由中國疾病管制署發出的 「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暴發的流行病學特徵」為資料來源,以中國三個地區 (武漢市、湖北省、中國其他地區) 及其三個時間段 (1月11日至20日、1月21日至31日、2月1日至11日) 的演進,來比較染疫醫護之重症百分比,及中國境內20-59歲受感染者中醫護人員的個案病死率 (case fatality rates, CFR)。
發表迴響
抱歉,你必須要登入才能發表迴響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