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謝達斌:跨部會推動精準健康產業鏈 讓台灣成為標竿國家(攝影/林嘉慶)
科技部次長謝達斌則以「台灣精準健康戰略產業發展方案」為題與大家分享,未來台灣精準健康的策略將以完善精準健康生態系、扶植精準健康產業鏈以及接軌國際佈局全球等三大策略為主。
謝達斌表示,精準健康的定義在於對於個人基因組、環境、生活型態以及疾病之分子基礎差異而準確地預測、預防診斷與治療疾病。因此,再加上創新研發與跨域合作,如ICT、大數據結合醫療,就能更好的發展健康的人生。
謝達斌指出,此外,在全球市場中,從2020年到2025年預估精準健康(產業指標包含:數位健康、精準醫療、再生/免疫治療)的年複合成長率(CAGR)為12.8%,有望在2025年達到5847億美元。
「希望利用互惠互利跨國數據合作平台、人工智慧應用快速發展、資安下之互通性的決策支援,加上精準檢測分析與精準治療開發平台,來建構智慧醫療、智慧健康、智慧照護的三大架構,如此,台灣將發展成為全球精準健康標竿國家。」謝達斌期許。
接著,他並分析台灣在發展精準健康的優勢與劣勢,臺灣有優質醫療體系、完整的資通訊產業鏈、從1995年就開始的健保大數據、以及擁有資通網路基礎設備、生醫及數位研發人才,這都是我們強項。
他也直指,台灣目前內部面臨的挑戰包括:新創投資環境生態圈尚待完善、過度依賴國際大廠提供解決方案、醫院之間資料尚未共通共享以及未來跨部會之間整合。
因應全球高齡化趨勢,精準健康越來越趨重視,慢性病的增加也加劇精準照護需求,謝達斌指出,台灣在醫療跟ICT產業已形成產業鏈,都是讓台灣可以在精準健康產業上開花結果的養分。
未來,台灣將會面臨到兩大挑戰,國際上精準健康產品審核認證的革新,以及在疫情衝擊後的全球產業鏈重整。
謝達斌也針對精準產業發展兩大場域進行分析,一為智慧醫院的發展,應著重於精準診斷、精準治療,整合體學(基因、蛋白質)、大數據智能分析,進行生物標記探勘,進而發展智能精準診療服務。
二為智慧社區的布局,他指出,其著重於精準照護、精準預防,透過個人化的健康風險預測評估,進行精準預防管理服務與慢性病客製化照護管理,發展精準照護創新服務 。
謝達斌指出,事實上,臺灣在精準健康產業鏈上,橫向從健康管理/疾病預防、疾病診斷、疾病治療到癒後/復健都有佈局,而直向硬體裝置、資料、數據分析、整合到終端使用也都有產業鏈形成,因此,目前政府希望能加速產業鏈之間串聯,提升精準健康產業發展。
謝達斌強調,「後疫情時代是台灣可利用成功的健康防疫安全網模式,進一步利上加利,運用成功經驗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,向國際輸出台灣品牌。」
🔔更多BTC即時報導,請鎖定環球生技:http://bit.ly/BTC-tw
發表迴響
抱歉,你必須要登入才能發表迴響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