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 | Content
Cover Story | 封面故事
再生醫療大時代 臺日共舞產業鏈完全手冊
日本傾國之力劍指全球再生醫療領導地位,臺、日共舞,結盟 打造完整產業鏈,本刊特別整理日本再生醫療企業現況,讓您 一次掌握日本高度分工的再生醫療產業鏈。
全球細胞療法市值衝1,500 億美元
2020日本再生醫學有哪些重要發展成果?
品牌企業、百年傳產投入轉型
綜覽日本再生醫療產業鏈
攻錯他山之石 制度彈性、審查從嚴
醫事司、食藥署雙軌管理 引領臺灣再生醫療產業
共舞再生醫療產業鏈 臺、日合作火熱進行中
佈建全球未來50 年細胞治療產業
三顧 +「日立策略」 再生醫療「天下,捨我其誰」
吸睛日本、歐美大廠爭相合作
台創材力爭再生醫療新材料隱形冠軍
臺灣資通訊、自動化業者跨入再生醫療
發展下一個半導體產業? 仁寶集團最積極
People | 人物
全臺生醫× 電資跨領域教授第一人
癌症生物學家莊曜宇 以電資揭密基因臨床意義
View Point | 專家觀點
顧靜玉:初創不可缺:市調、定位、通路、市場價值
葉志鴻:終結新冠 藥物有曙光!?
新冠肺炎治療藥物的現況與挑戰
Bio Library | 生醫知識庫
【2020 環球生技產業報告教室】系列
新冠檢測開發契機: 精準化自動化數位化多重感染檢測
全球疫情未歇,發展快速而精準的檢測試劑非常重要且必需。5 月 13 日,由生物技術開發中心、南港生技育成中心、ITIS 研究團隊、 環球生技月刊,共同舉辦「2020 產業報告教室」系列論壇。
《Pre-ASCO 中美臨床腫瘤論壇》重點精華
新冠疫情改變腫瘤臨床護理 癌症治療該何去何從?
Company | 新銳公司
亞洲準譯鎖定未知感染症
打造首家mNGS P2 負壓實驗室
膀胱癌、大腸癌居家潛血檢測問世
瑞愛生醫開發全球第一款 「光電式血紅素感測器」
Industry | 產業
領軍長庚「新興病毒研究中心」
施信如建立全臺最完整新冠家族病毒庫
20年動物冠狀病毒研究基礎
吳弘毅:基礎研究不可斷鏈,動物模型助抗疫!
Special Report | 專題報導
戰疫 "食" 刻
新冠疫情襲捲,加速預防醫學觀念抬頭, 提升免疫力、保持健康來對抗病毒成為全民運動。
戰疫「食」刻 吃什麼?
之一:菌菌革命 如何選對益生菌?
之二:「靈芝4.0」吃對成分才有效
之三:點藻成金 免疫調節藻商機
Native Bio | 在地生技
人眼模擬+ 演算法
台灣海博特破解連續活體拍攝限制
Bio & Law | 生技法律
侯慶辰/打造原藥廠/ 學名藥廠雙贏關鍵 藥品專利連結制度
Bio Bookshelf | 生技書房
微物證據會說話 鑑識生態學家帶你破案
每具屍體都會留下痕跡
Investment | 投資
2020年4~5月份上市櫃生技類股漲跌排名
本期開放文章
「疫」覽無遺的臺灣生技業:樣樣精通,樣樣稀鬆!
再生醫療大時代 臺日共舞產業鏈完全手冊
顧靜玉:初創不可缺:市調、定位、通路、市場價值
亞洲準譯鎖定未知感染症 打造首家mNGS P2 負壓實驗室
領軍長庚「新興病毒研究中心」 施信如建立全臺最完整新冠家族病毒庫
戰疫 "食" 刻
葉志鴻:新冠 藥物有曙光!? 新冠肺炎治療藥物的現況與挑戰
【2020環球生技產業報告教室】系列 新冠檢測開發契機: 精準化自動化數位化多重感染檢測
全臺生醫× 電資跨領域教授第一人 癌症生物學家莊曜宇 以電資揭密基因臨床意義
膀胱癌、大腸癌居家潛血檢測問世 瑞愛生醫開發全球第一款 「光電式血紅素感測器」
人眼模擬+ 演算法 台灣海博特破解連續活體拍攝限制
微物證據會說話 鑑識生態學家帶你破案 每具屍體都會留下痕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