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2014. 7月號目錄 > 開放文章


CoverStory | 封面故事 2014. 7月號
臺北生技館   十三家廠商聯展 產業多元成長


2014 台灣生技月大展即將於 7/24-7/27 於南港展覽 館隆重登場,今年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規劃 24 個攤位, 邀請因華生技、加特福生技、黑松、尚博生技、耀德生技、 台耀化學、益生生技、臺師大光電所、臺師大化學系、 揚生生化、市立聯合醫院、吉康食品、及雅柏迪科技共 13 家單位聯合展出。

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近年來針對生技產業的補助 除了除海內外參展補助、研發創新獎勵,舉辦至今第十一 年的「臺北生技獎」,已成為國內外機構投資人評估國 內生技公司的重要指標。依據臺北市生技產業調查分析 報告顯示,100 年臺北市生技廠商之生技產業營收為新台 幣 1,230 億元,其中以製藥產業的營收最高新台幣 640.1 億元,占臺北市生技產業總營收的 52.0%,其次為新興生 技產業新台幣 409.5 億元,占 33.3%。

臺北市生技產業的蓬勃發展,同時也展現在今年「臺北生技館」的參展廠商。在生技製藥領域上,因華 生技自行研發的 OralPASR 技術平台藥物傳輸系統可改善 長期受針劑之苦病患的生活品質,克服某些藥品難以溶解、吸收的特性,以口服代替打針,避免投藥時所伴隨 的感染風險,目前因華已完成口服Gemcitabine 類新藥的 初步開發,未來將造福更多癌症病患。

另外由因華所代 理之非侵入性血糖機也正式進入量產階段,搭配因華研 發之口服胰島素,未來糖尿病患者未來可免受扎針採血 之不便;台耀化學長於小分子藥物合成製造並具高效分子 (High Potency) 開發及製造能力,目前已通過台灣衛生 署、美國 FDA、歐盟 EDQM 等多項查廠認證,更於2009及2011獲得臺北生技獎,目前台耀與台康生技共同建立ADC(Antibody Drug Conjugate) 關鍵技術平台,目前已有「Trastuzumab 抗體相似藥暨抗體藥物複合體開發整合計畫」,並於今年初正式獲得經濟部審核通過,挹注經費共 7100 多萬元;耀德生技目前聚焦天然活性化合物之應 用,以新藥研發為主軸。

目前參與北醫、國防醫大等合 作開發新藥,進行其改善血糖、脂質代謝多功能之新藥 開發計畫,並探討其於代謝症候群之應用,開發為改善 二型糖尿病之降血糖藥物、降血脂、改善肥胖症狀等之藥物。

在雲端醫療器材領域上,雅柏迪科技已成功研發出一 套雲端心血管疾病檢測系統,能夠及時將救護車上之急症 病患的情況回傳至醫院,現已可於遠端提供足夠的資訊給 專業醫師進行診斷,未來可望將此系統推廣至全台各醫學 中心使用。

健康力量 展現臺北市生技活力
為了使參觀民眾更能了解生技產業發展除了可帶動 經濟成長外,也和所有人的生活品質提升息息相關,臺北市產發局今年更以「生技臺北,健康力量」為號召新 興生技廠商參展,像是曾於 2005 及 2007 獲得臺北生技獎的益生生技,致力於基礎研究及開發免疫治療相關產 品,目前已獲得台、美、中、韓、歐盟等多國多項專利, 項目涵蓋製造、活化樹突細胞及癌症療法的應用,產品包含醫療美容及保健養生;而加特福生技持續專注於血 糖領域,研發團隊所開發的加特福 GTF 奶粉,已獲得國 家認證之血糖保健類健康食品、國家生技獎金獎、國家 品質標章及世界多國專利,產品外銷亞洲各國廣受糖友 愛用,目前更通過大陸輔助降血糖之認證,積極拓展中 國市場。致力於提供消費者高品質、安心營養補給品的吉康食品,獨特的雞隻養育過程,於雞 隻飲水中加入牛樟芝液,生產時採用食 工所驗證的熱穿透技術,所製造出的【農純鄉 _ 原淬滴雞精】是全國第一擁有「食 品 GMP 認證」及「雞隻產銷履歷」的滴雞精。 

生技廠商鎖定粉領消費族群
知名飲料大廠黑松因應消費者注重 健康保養市場的趨勢,自 2005 年開始投 入保健食品事業,建立「黑松生技研發中 心」,並成立「黑松生技」品牌,致力於 研發提供對健康有益的食品,所開發之 「櫻桃姬補鐵精華液」鎖定女性消費族 群,已於 2010-2013 連續四年獲得 SNQ 國家品質標章;另外揚生生化是一家專 門研究中草藥精油的研發行生技公司,產 品導入中醫中藥概念,除有針對過敏性鼻 炎患者的解決方案,尚有針對原發性經前 症候群女性的芳香療法產品,改善生活品 質,目前產品已於台灣及德國獲得研發型 專利,可望造福更多粉領族群。

為使民眾更了解生技產業,展出期 間臺北生技館將舉辦闖關活動,並備有每日限量小禮品,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也 將進駐臺北生技館提供衛教資訊,使參 觀民眾在看展時同時能有機會看顧自身健康。
(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廣告 )

>>本文節錄自環球生技月刊2014年7月號...


2014年10月號

台灣農業生技 巧實力 創新經濟

台灣以農立國,豐富經驗與創新實力不容小覷,但由於規模、法規、市場等種種原因,仍無法於國際大鳴大放。
本期目錄

回到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