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2015. 1月號目錄 > 開放文章


Cover Story | 封面故事 2015. 1月號
銳變CRO 2015生技"影武者"

文/王柏豪


根據BofAML統計,全球醫藥委外CRO的市場高達900~950億美金,
2013年全球CRO產業估計達230~250 億,2018年可成長至330億,
全球24%-28%藥物開發和臨床試驗掌握在CRO手裡,年均成長率6%。

2014下半年,美國華爾街股市跨國中小型CRO接連上市,
2010底迄今,產業併購(含台灣、中國)達40餘件,連私募基金都搶進,
去年內,台灣島內歐日系CRO一下子到齊了,分公司、設據點和進行併購,

跨國藥廠紛紛尋找自己的最佳拍檔,和CRO簽訂長期策略聯盟,
掌握藥物研發最新關鍵技術,最清楚哪家公司產品前景,
銳變轉型、自主創新,CRO不再只是代工或委外服務的角色,
生技醫藥發展未來,他們是幕後的「影武者」。



過去以來,生技IPO事件一直是產業掌握發展趨勢、分析最新科技進展及預測資本投資流向的最大觀察站。
2014下半年,除了上市大藥廠新藥進展、新興技術生技公司IPO外,有一個族群正被大型私募基金及IPO資本緊緊盯上…。

CRO崛起 IPO市場掀搶購潮
2014年7月,總部設於美國紐澤西州桑莫塞郡(Somerset County, New Jersey)的 Catalent Pharma Solutions以每股發行20.5美元掛牌於那斯達克,Catalent($CTLT) 原計畫只要募集4250萬美元,因為追捧過多,只好追加以滿足券商需求,並創下了2014年度美國IPO市場募集最高資金的紀錄。

Catalent也刷新了世界第一大臨床試驗CRO公司Quintiles($Q)上市的紀錄,Quintiles在2013年5月上市時募集到9470萬美金。

券商追逐它不是沒有理由的,Catalent是一家新藥研發委外CRO公司,擁有世界前50大生技公司中41家公司,以及前50大跨國藥廠中48藥廠的藥物研發委託合約;該公司上千位科學家參與了近年來超過40%美國FDA核准通過的新藥開發任務;Catalent手上還握有藥物注射、吸入等新劑型包裝超過1200項專利和其應用專利,在藥物新劑型開發上,藥廠不得不看它臉色。

Catalent引起的側目還沒緩歇,兩個月後2014年9月,總部位於北卡羅來納州(Noth Carolina) 的PRA Health Sciences($PRA),也隨即登上IPO,並募集到3750萬美金。

相較之下,PRA雖屬小型的臨床試驗CRO,但其上市檯面下,代表的是卻是讓分析師屏息矚目,大型私募資本圈既競爭又合作地逐利CRO產業的賽局。

2013年6月,知名KKR私募基金以1.3億美元高價,從競爭對手Genstar Capital創投手中搶走了PRA。不過,Genstar也不甘示弱,不到一個月內,就吃下經營超過30年歷史的老牌臨床試驗CRO公司-Research Pharmaceutical Service (RPS),而RPS 才在2010年10月之前,先被另一家私募基金Warburg Pincus(其中國分支為華平創投)以2270萬金代價併購,這一次轉手的交易價格沒有公開。

KKR一不做二不休,乾脆直接把Genstar已經到口中的RPS買下,接著將PRA和 RPS 兩家公司進行整併,之後,KKR又把一家專注於癌症專科臨床試驗的CRI Lifetree也納入囊中,CRI原所屬的投資者也是Genstar,然後規劃了日後PRA的上市計畫。

已於2010年在紐交所上市的KKR (NYSE:KKR),不愧是美國投資界口中老牌正宗的「槓桿收購天王」,出手既快又俐落,PRA和 RPS兩家CRO合併後,2013年底立即搖身變成全球排名第四大市佔率的CRO。

僅次於2012年營收達37億美金的Quintile、2012年營收22億美金的Covance以及2013年營收17億美金的Parexel。

全球CRO市場高達900~950億美金
事實上,自2010年起私募基金就紛紛跨界進入CRO產業,其積極的舉動絕不亞於許多CRO企業透過併購壯大自己的腳步。

全球醫藥是只會不斷成長的產業,舞台上,大藥廠和生技公司的進展是鎂光燈聚集的焦點,但是,資本家很難不把眼光移到許多藥物開發幕後真正的「影武者」,因為它們往往握有藥物研發最新關鍵技術,最清楚哪家公司產品前景。

根據Frorest &Sullivan的統計,CRO產業已經承擔了全球1/3新藥研究開發的工作,在新藥的開發過程中,又大約五成以上的費用和1/2以上時間花在臨床實驗上。

一顆新藥研發時間動輒8~10年,一個好的CRO往往能協助縮短30%的研發時間,以年銷售超過10億美金的抗癌藥為例,只要能早上市一個月,就有機會多增加1億的營收。 精於臨床試驗研究設計的台大臨床研究中心主任,陳建煒教授強調,「CRO是不是能充分從醫療專業來掌控實驗進展、資料收集和分析,更常左右藥物試驗最後成敗的關鍵。」

大陸泰格醫藥副總陳文分享經驗形容,「曾發生一期臨床試驗不理想,更換CRO後卻順利通過三期臨床並成功上市的案例。」CRO專業與否,很大程度能決定新藥是否能成功上市,「差毫釐、失千里。一棋錯,全盤輸,一點都不為過!」他說。

2013年,美國美林證券(Bank of American Merrill Lynch, BofAML)一份全球CRO調查報告中指出,全球醫藥委外服務CRO的市場有高達900~950億美金,這數字是全球前500大藥廠一年2/3的研發預算。

根據BofAML統計,2013年全球CRO市場約達230~250億,意味著全球24%~28%藥物開發和臨床試驗都掌握在CRO手裡。估計每年規模成長率可維持5~6%,至2018年可成長至330億。未來的五年內,將有80~100億美金的市場成長空間。

各大CRO公司在接受該調查訪問時,也對未來樂觀自信。Quintile表示,公司可持續維持每年5~8%成長率;Charles River認為該公司每年至少有4~6%成長;Covance則表示大約有7%年增長率。2013年數據出爐後,這些CRO公司營收表現都超過預期,如Covance實際上年成長達9%。


本篇所有單元


2015年9月號

中國審批改革深水炸彈
引爆兩岸生醫業大洗牌

8月18日,中國國務院一紙國發 [2015]44號文 –《關於改革藥 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》出臺,揭示中國藥品審批向歐美超趕的決心。

本期目錄

回到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