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2014. 7月號目錄 > 開放文章


Bio App | 應用生技 2014. 7月號
以研發立足
神農真菌 一條龍產線   打造牛樟芝多元產品

文、圖 / 吳靜芳



以研發見長的神農真菌董事長葉宗銘,憑藉對牛樟芝特性的透徹研究,建立完整的一條龍產線。

走進神農真菌生技有限公司位 在桃園的廠房,一股濃濃的培養液 味道撲鼻而來,「我們是台灣少有, 從菌種培育、原料生產,加工到產 品開發全包的公司!」神農真菌董 事長葉宗銘強調。

葉宗銘從事牛樟芝產業多年, 早期與人合夥,負責產品研發。開 發產品以牛樟芝內服膠囊類為主。

「多醣、三萜類SOD (superoxide dismutase,超氧歧化酶 ) 都是牛樟芝 對人體很好的成分,尤其 SOD 可以 抗發炎,抗氧化,是絕佳的化妝品元素。」葉宗銘有感於牛樟芝對人 體益處應不僅止內服,又加上客戶 要求擴充產品類型,才決定跨足外用產品。

五年前,他一股腦投入牛樟芝 面膜的開發,打開業界的想像,是 牛樟芝外用品的先驅。

投入百萬 牛樟芝面膜研發路崎嶇
不過,「先驅」都肩負著披荊 斬棘,深入絕境的任務。葉宗銘最 早將萃取液交給知名代工大廠製作的第一批面膜,信心滿滿發送出去 1 個月後,就接獲合作對象來電抱怨, 面膜內的精華液全數水化,變質情況慘烈。

葉宗銘連忙聯絡另一家代工廠, 在代工廠一再保證下,重作第二批 交給客戶賠罪,沒想到一個月後, 面膜還是變質了。葉宗銘回憶當年, 花了上百萬投入,賠錢事小,但連續 2 次的失敗,大大考驗客戶的信任與耐心。

代工大廠都出包,化工出身的 葉宗銘想,關鍵可能在牛樟芝成分上。他於是摸索配方,透過面膜安 定實驗,發現牛樟芝的成分特殊, 「需要慎選基底配方,否則容易斷 鍵,造成水化現象。」

一試再試,去掉和牛樟芝相斥 的保濕劑等化學藥劑,葉宗銘親自 試驗生產的第三批總算成功。他花 了好一番功夫才說服客戶第三度採 用。至此面膜開發總算小有成果。

自行創立神農真菌
不過,當時擅長研發的葉宗銘 感到在合夥公司處處掣肘,無法發揮創意,決定獨資創立神農真菌。神農真菌發展至今,從菌種選育到 後續萃取加工一手包辦,一條龍產 線更容易見微知著。尤其對牛樟芝 菌種和成分特性的透徹研究,是重 要的 know-how 資本。

「知道要留什麼,不該留什麼, 才能正確選擇萃取技術。」葉宗銘 舉例,像三萜類適合醇溶方式萃取, 就不適合用水萃;不同的菌株,菌種特性不同,使用的培養基也不同, 萃取成分也有別。

摸清牛樟芝成分的脾性後,神農真菌本著研發精神,精益求精, 培養更高活性的牛樟芝原料,並改 善萃取方法,推出新一代的牛樟芝 隱形面膜。

從面膜開始,神農真菌在美容 保養的產品線拓展到牛樟芝精華液、乳霜等,根據個別產品需求,使用 不同方法萃取特定成分,提供客戶 從通路到價格角度考量的整體解決 方案。

除了美容保養,神農真菌觸角 也延伸至其他應用。先是以實菇萃 取原汁,開發出全台特有的牛樟芝黃金膠囊;今年五月更宣布與福地 養生科技合作,在圓山飯店推出國 宴級牛樟芝養生餐,是業界首創。

牛樟芝成為顯學的當下,神農真菌的成功不免引起跟隨者想分食 市場大餅,葉宗銘指出,「有些人以為我做牛樟芝面膜只是牛樟芝加面膜就好,但哪個菌種的SOD或三萜類比較豐富,添加哪些成分才有效,都是細微的學問,影響卻很大。」

一條龍產線 有助上下游整合
冤枉路走過了一遭,葉宗銘繳 了大筆學費,終於找出了公司的立足點。他指出,國內有整合上下游 能力的牛樟芝廠商屈指可數,神農 真菌就成了重要的合作夥伴,「大部分牛樟芝公司都是點狀的,就會 找我們補強。」有些公司想跨足牛 樟芝市場,也會在建廠過程中尋求 神農真菌建議。

神農真菌工程師陳宏銘也補充, 國外知名化妝品品牌大廠旗下的高單 價菇菌類保養品原料也靠代工。「從 事真菌產業,沒有自己的菌種培養 廠,可能無法透徹掌握產品特性。」

除產品研發外,神農真菌也創 設自有品牌,佔年營收 1 成。 不過, 自有品牌僅作示範用,因人力有限, 行銷並非公司發展主力。

神農真菌作為上游,靈活的產品開發能力及細膩的研究能力,還 是未來目標。

不再單打獨鬥 整合公品牌打入國際

台灣獨有的牛樟芝在國際聲名 顯赫,華人市場蓬勃發展,學術論 文每年推陳出新,卻遲遲走不出台 灣。葉宗銘指出,中小企業單打獨 鬥下,不容易有國際成績,「例如 在國外臨床實驗要花數百萬,每一 家都掏數百萬,不如大家分攤,節 省成本。」

今年 4 月由 7 家牛樟芝公司聯 合成立的公品牌「福爾摩沙牛樟股 份有限公司」,葉宗銘就是其中的 主導者,接下來會以公品牌申請健 字號認證。以台灣牛樟芝業者團結 的力量,集中火力,打通國際市場。

除了進軍國際,葉宗銘更希望 公品牌的自律能深入產業。「標示不 清是目前牛樟芝產業最大的問題。」 曾有中國真菌研究學者告訴他,送 驗號稱正統牛樟芝的台灣產品發現, 牛樟芝成分只佔 5%,餘下是次級靈芝。惡性競爭層出不窮,無異自砸 台灣招牌。

「這產業利潤不錯,但太多人喜歡混水摸魚,對產業沒有助益。」 葉宗銘迫切希望塑造良性競爭風氣, 台灣才能在國際順利推廣牛樟芝, 讓產業受惠。

>>本文節錄自環球生技月刊2014年7月號...


2014年10月號

台灣農業生技 巧實力 創新經濟

台灣以農立國,豐富經驗與創新實力不容小覷,但由於規模、法規、市場等種種原因,仍無法於國際大鳴大放。
本期目錄

回到頁首